当前位置:首页 > 木管乐器 > 正文

木管乐器花舌,木管乐器中的花腔女高音

  1. 唢呐产生于哪个国家?
  2. 笛子独奏曲有哪些10大笛子名曲介绍?

唢呐产生于哪个国家?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我国中原地区。

唢呐是中国的。它是中国历史悠久、表现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而且广泛流行的民间吹管民族乐器之一,广泛用于民间的婚礼、葬礼、庆典、祭祀会等各种仪式的伴奏

唢呐由哨、气牌、侵子、杆和碗五部分构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

木管乐器花舌,木管乐器中的花腔女高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1993年,由著名管乐演奏家郭雅志先生发明了唢呐“活芯”装置,令传统唢呐奏出半音阶、十二音体系,丰富了唢呐的表现力。

唢呐的音色非常雄壮、音量大,管身的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有一个铜制的喇叭口,所以俗称为喇叭。唢呐的发音非常高亢、雄壮,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以及其他地方曲艺、戏曲中的伴奏。

唢呐的演奏技巧有连奏、单吐、双吐、三吐、弹音、花舌、箫音、滑音颤音、叠音和垫音等,还可模仿飞禽鸣叫声。传统曲目多源于民歌、地方戏曲、民间小曲和戏剧曲牌

木管乐器花舌,木管乐器中的花腔女高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一带传入中国。流行于我国北方及南方部分地区等地,即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东北、广东、福建等地。

唢呐的音色雄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广东是“八音”乐器中的一种,在河南,山东称作喇叭,有百鸟朝凤,抬花轿等著名曲目。

笛子独奏曲有哪些10大笛子名曲介绍?

本人对笛子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小时几个小伙伴曾组队自学,但后来却半途而废,没学成。

木管乐器花舌,木管乐器中的花腔女高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笛子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属木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笛子音域宽广,音色可塑性强,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它既能演奏出连音断音、颤音和滑音等极富色彩性的音符;也能表达喜怒哀乐不同情绪。无论是演奏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演奏急促、跳跃的旋律,都能游刃有余,应对自如,有其独特之处。此外,笛子还能维妙维肖地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把听众带入到或鸟啼虫啾的季节,或战马嘶鸣的沙场;或风卷黄沙的边关,或流水潺潺的田野的意境中去。

笛子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优秀代表,多少年来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传世佳作,据我所知笛子十大名曲有两个版本。

版本A的曲目是:1.姑苏行,2.春到湘江,3.喜相逢,4.牧笛,5.小放牛,6.牧民新歌,7.鹧鸪飞,8.黄莺亮翅,9.五梆子,10.霓裳曲(又名〈小霓裳〉)。曲目1-9在本条目下已有他人作了详细介绍,在这我不重复介绍了,只介绍曲目10《霓裳曲》:《霓裳曲》又名《小霓裳》,以有别于清代李芳园所辑琵琶大曲《霓裳曲》。早由杭州艺人移植。乐曲分五段:***东升、银蟾吐彩、皓月当空、嫦娥梭织,***西沉,很明显是根据唐明皇游月宫闻仙乐的传说编写,曲调典雅靡丽,节奏有古代舞曲的特征,确有月里嫦娥翩翩起舞的意境。结构很有特点主题在变化重复时,每一段首尾保持不变。“合头”和“合尾”使主题音调贯穿全曲、给人深刻印象。

版本B:曲目1-9与版本A相同,第十首是《扬鞭催马运粮忙》。如果要投票的话,我会投给版本B。因为我的手机铃声就是唐俊乔演奏的《扬鞭催马运粮忙》这首曲子。这首曲子主题鲜明、独特,形象生动、准确,全曲热情、明快,极具浓郁的东北民间音乐风格,形象地表现了农民们喜送公粮的热烈场面。乐曲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向人们展示了这么一个场景:喜获丰收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奔驰在向国家交售公粮的大路上。马蹄击节,车轮吟唱,人们满怀喜悦,扬鞭催马,欢快、喜庆的气氛撒满在运粮的道路上。唐俊乔的笛子演奏技***底深厚、技巧娴熟、音色圆润动听,加上女人特有的细腻、温柔,使这首曲子更富于感染力,令人百听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