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弦乐器 > 正文

民弦乐器和管弦乐器的区别

  1. 50年代民族管弦乐的新创作有哪些?
  2. 乐队中哪一个乐器更重要?为何?

50年代民族管弦乐的新创作哪些

50年代,我国作曲家有一批优质的管弦曲涌现,现盘点如下:

施咏康的《黄鹤的故事》(1955年)。作品民间一个关于黄鹤的美丽 传说为题材,歌颂了黄鹤与人民的亲密关系。作曲家在管弦乐队中引进了一 支中国竹笛(它代表民间艺人形象),给管弦乐队增加了一种特殊的音色。在 作品的配器色彩与和声语言上,施咏康根据表现神话传说的需要,大胆从后 期浪漫派、印象派以至现代乐派中吸取创作手法,进行了配器、和声方面民 族化的探索,融会得比较成功。

女作曲家辛沪光的《嘎达梅林》(1956年)取材于蒙古族的一段英雄史诗,***用民 歌《嘎达梅林》作为全曲的基本素材。民歌《嘎达梅林》像是一粒***,孕 育出了交响诗《嘎达梅林》这棵大树。

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祝英台》(1959年)是这一时期的一部出 类拔萃的作品,在当代管弦乐作品中居于突出的地位。作曲家运用越剧的音 调,表现了家喻户晓的悲剧性的民间传说故事,集中、概括地突现了“梁祝”爱情故事中“相爱”与“反抗”这两条主线。乐曲并不拘泥于故事情节的叙 述,而是深刻、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心理的细***化,是人物内心的诗意刻画。实际上它是一部真正的交响诗,或者说是交响诗与协奏曲这两种音乐体裁的 交融结合。

这一时期较成功的管弦乐作品还有不少,如秦咏诚的管弦乐《欢乐的草 原》(1954年),朱践耳的管弦乐《节日序曲》(1958年),许元植的小提琴协 奏曲《我的家乡》(1959年),邹鲁的管弦乐《中国狂想曲》(1959年)等。总的来说,《黄鹤的故事》、《嘎 达梅林》交响诗等优秀之作就像是中国管弦乐的一群春燕,预告着管弦乐创 作的春天的到来。一批青年作曲家以生机勃勃的创造精神和杰出的才气震撼 了音乐界,他们的创作成就反映了 50年代我国管弦乐创作带有普遍性的特征 一如注重音乐的标题性,注重音乐形象的生动、准确,注重音乐的民族风 格和雅俗共赏,在创作技法方面,主要是对欧洲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民族 乐派的学习与借鉴,以及受苏联乐派的直接、深刻的影响,也有部分青年作 曲家将探索的触角伸向了现代音乐技法。

他们的作品,在50年代的世界交响 乐坛上也可以说是独标一格的。这是我国交响音乐创作的春天,交响乐的“中国乐派”在萌动之中!

民弦乐器和管弦乐器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乐队中哪一个乐器更重要?为何?

这你得看什么性质的乐队,有摇滚电声乐队,铜管军乐队西洋管弦乐队,中国民乐器乐队,任何一个乐队,主旋律乐器最重要。比如摇滚乐队,主旋律是歌手主唱,那么就是主唱最重要,那么节奏吉他,主音吉他,贝斯,鼓,都是给伴奏的。铜管军乐队,主旋律一般来自小号,管弦乐队主旋律一般是小提琴,中国民乐器乐队,那就复杂了,扬琴琵琶唢呐都可以是主旋律。所以,一个乐队的每个乐器都有存在的理由。就像人的器官一样没有一个是多余的。

楼主的问题很业余。就好像你问足球队11个里的那一个比较不重要,答案是哪个也可以去掉,因为守门员以外任何人都可以兼任一个旁边的位置就像平时随便踢踢小场子一样。如果自己编曲或改编,乐队缺哪个声部哪种乐器都可以改编一个其他乐器来替代。如果楼主说的是已经编曲完善的情况,个人认为哪一种都不能去掉。因为不存在调性音色旋律等等完全相同的两个声部。各司其职,存在即是合理。

民弦乐器和管弦乐器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