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弦乐器 > 正文

乐器打磨

  1. 古代乐器的弦是怎么做的?
  2. 韶琴是用什么制成的?
  3. 磬这种乐器是什么样子的讲讲关于它的东西?

古代乐器的弦是怎么做的?

蚕丝做的。

丝弦的主要原料是蚕丝,它相比尼龙材质音色更加的古朴,有不少的乐器珍品都使用它来作为琴弦。不过这种材质的制作成本非常的高昂,且容易发生断裂,所以只适合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演奏人所使用。

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尼龙金属制成的弦,另外一种则是用传统的工艺方法而制成的丝弦。用尼龙金属作为琴弦是由上世纪七十年代由老一辈的著名演奏家吴景略***所提出的。

乐器打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它的特点在于其发出声音余韵较长、音色淳朴干净,并且还具有使用寿命长、不易磨手等突出优势。这种材质所制成的弦非常时候开始学习的入门者。而丝弦的主要原料是蚕丝,它相比尼龙材质音色更加的古朴,有不少的乐器珍品都使用它来作为琴弦。

古代古琴的弦是用蚕丝做的。

琴弦介绍:

乐器打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琴弦材料:琴弦通常***用蚕丝、羊肠、金属、或长丝塑料纤维制成。蚕丝弦不是特别容易断,断也是从岳山处,接上还可以一直用。现代因为蚕丝声音较小,不适合用于舞台,所以改用钢丝,外面有时用尼龙缠绕。

2、琴弦规格:古代琴人用弦除了讲究琴弦的品质,还有不同规格。宋代《太古遗音》所载造弦法就有“大琴弦”、“中琴弦”、“小琴弦”与“袖琴弦”四种规格,每种规格之制作俱有严格之纶丝数据。

第一、二、三(宫、商、角)弦有加缠丝,第四、五、六、七(徵、羽、文、武)弦不加缠丝,与现代第四弦也加缠丝不同。而第二弦弦芯就是第四弦,第三弦弦芯就是第五弦,二、三弦缠丝损脱后可以当四、五弦用。

乐器打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韶琴是用什么制成的?

韶琴是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它是由木材制成的。通常使用的木材有梧桐木、枫木、杨木等。制作韶琴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木材的选材、切割、雕刻、打磨等。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琴身的结构和共鸣效果,以及琴弦的安装调音等。韶琴的制作工艺要求高,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完成。制成的韶琴音质优美,具有独特的音色和共鸣效果,被广泛用于演奏和表演

韶琴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通常是由竹子或紫竹制成。竹子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材料,具有轻巧、坚韧、柔韧等特点,非常适合制作乐器。制作韶琴需要选用质量优良的竹子,经过多道工序进行加工和制作,包括削、磨、切、钻、烤、调音等步骤,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韶琴。韶琴的制作需要高超的技艺和耐心,制作出来的韶琴既美观又具有高品质的音色,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

磬这种乐器是什么样子的讲讲关于它的东西?

磬是用石头磨制的,其起源时间可以上溯到石器时代。人们在磨制石具的实践中,注意到不同石块受打击时会发出不同声音,因而受到启发,开始磨石为磬。最初用普通石头磨制,后来逐渐***用某些特殊石头(或玉石)制成发各种固定单音的磬,再后来又发展成为具有几个至一系列定音编磬。编磬的出现朝代不晚于商。1935年在安阳侯家庄西北岗殷代大墓,曾出土过玉制编磬一组,计十三枚,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现存的记述古人制磬技术的早期文献中,《考工记·磬氏》是最著名的一篇。该篇除规定了磬的形制以外,还专门提出了调整磬的音高的方法,即“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这里的“上”、“下”指的是音的高低,其实质是磬发音频率的高下。按照这种办法,当感觉磬的发音过高时,就磨损磬体的两面,使其变薄,这就能将音调降低;当感觉磬发声过低时,则磨其两端,使磬体相对变厚,就能将音调升高。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早期律学已经形成,磬作为一种乐器,其音高一定要符合律制,才能满足音乐演奏的实践需要。《考工记》的记载,就是一种通过调整磬的外形,使其发音符合律制的有效方法。

《考工记》的记载符合声学原理。我们知道,磬的发音属于振动,而板振动的频率是正比于厚度的,由此,若磬发音“已上”,即频率过高,这表明磬体过厚,就需要“磨其旁”。“已下”,说明频率低了,需要增加相对厚度,因此要“磨其端”。唐代贾公彦在疏解《考工记》这段话时提出:

“凡乐器,厚则声清,薄则声浊。”

《考工记》所说的“上”、“下”与这里所谓的“清”、“浊”,含义是相通的(后者也许还带有音色的衡量成分)。古人没有频率之类物理学概念,能够总结出“厚则声清,薄则声浊”这种规律,在古代科学范围内,已经掌握了板振动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