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打击乐器 > 正文

民族打击乐器文化之排鼓:民族排鼓打法教程

本文目录一览:

民族打击乐器有哪些

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云锣、大锣、小锣、大、小钹、碰铃、缸鼓、板、梆子木鱼、大小鼓、板鼓、象脚鼓定音缸鼓、排鼓、八角鼓、渔鼓、太平鼓、铜鼓、达卜(手鼓)、编钟等。

八角鼓 八角鼓,古时满族用于自娱的一种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

民族打击乐器有钹、梆子、铙、碰铃、木鱼、鼓、手鼓、云锣、响板、锣。钹,俗称镲,打击乐器。铜制,圆形,中间隆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两片相击发声。形制大小不一,常用于吹打乐及戏曲、歌舞伴奏。古称铜钹铜盘。

民族打击乐器文化之排鼓:民族排鼓打法教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八角鼓板板鼓云锣钹大锣八角鼓:因鼓框为八角形而得名,为满、汉、白等民族常用的打击乐器。相传由满族首领各献一块上乘木材拼嵌而成,象征八旗的团结。

民族打击乐器在中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民族打击乐可分为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排鼓的历史记载

1、《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黄帝制鼓说。《山海经·大荒乐经》 :“乐海中有流波山,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

民族打击乐器文化之排鼓:民族排鼓打法教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在中国乐发展史中,值得注意的是拉弦乐器的出现大大晚于打击乐器、吹管乐器和弹弦乐器。据文献记载,唐代(公元618—907年)才出现以竹片轧之的“轧筝”和“奚琴”(在宋时作“嵇琴”)。

3、曹屯排鼓 曹屯排鼓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屯排鼓自明代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排鼓伴随社会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形成对社会形式与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

4、鼓是中国常用的打击乐器,鼓的出现比较早,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民族打击乐器文化之排鼓:民族排鼓打法教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排鼓是鼓类乐器的新品种。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中央广播民族乐团蔡惠泉、杨竞明等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腰鼓改革制作而成,以后又不断有所改进。排鼓由五个大小不同发音有别的鼓组成一套。

6、先秦时期 乐器不但增加,如击乐器:鼓、钟、镛、雅、祝、簧、筑、、,吹奏乐器:箫、管、龠、笙、埙、笛、竽、、,弹弦乐器:琴、瑟、筝等,表达的性能更加提高。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及其演奏形式

皮革类的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包含大鼓、小鼓、定音鼓、排鼓、手鼓等,这些兽皮类的打击乐器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原形,有记载为“土鼓,伊耆氏有土制的鼓,用草扎成鼓锤敲击”。

八角鼓板板鼓云锣钹大锣八角鼓:因鼓框为八角形而得名,为满、汉、白等民族常用的打击乐器。相传由满族首领各献一块上乘木材拼嵌而成,象征八旗的团结。

排鼓,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一,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打击乐器,排鼓是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发展而成的。 (2) 排鼓的组成结构 排鼓是由五个到六个、从大到小,从低音高音的鼓组成一套。 鼓的两面都装有调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