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木管乐器 > 正文

木管乐器进行曲,木管乐器的曲子

  1. 求葬礼纯音乐,哀曲或哀乐?
  2. 芬兰颂创作特征?

求葬礼纯音乐,哀曲或哀乐

贝多芬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的第2乐章为葬礼进行曲,是一个极为著名的乐章; A大调第7交响曲的第2乐章也比较类似于葬礼进行曲。

此乐章为小快板,以木管吹奏的柔和的长弦开端,然后低音弦乐器节奏搏动,单簧管和大管的流动、小提琴的叹息,这首小快板乐章中弥漫着淡淡的忧愁,它表达了对死与厄运的思考,和送葬主题。这是一个非常优美的乐章。我能想到的就这两部作品,我只在古典音乐范围内寻找,其他类型音乐就不知道了。

芬兰创作特征?

聆听西贝柳斯的作品,常能感受到北欧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芬兰人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西贝柳斯的音乐语言朴实无华、用情真挚,丰富的和声配器手法总能使其作品具有严谨的结构和纯朴的气质。尤其是管乐器的运用,时而嘹亮高亢,时而雄浑有力,常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效果。这种美妙的铜管音响是标志性的,并在交响诗《芬兰颂》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芬兰曾先后被瑞典和俄国占领,芬兰人忍受着外族的统治和***,无时无刻不在希冀着重获新生。黑土地上有着动人的传说,英雄的声音低沉且雄浑:北极圈内有个民族一直为自由而抗争,这是一个美丽的国度,一个冰、雪和松林的国度。定音鼓的吼声宣泄着心灵深处的愁苦,沉重的铜管以行板的速度吹响了粗犷的号角,受尽***的民族终于在愤怒中爆发,积存已久的力量如此坚决而又强烈。这是交响诗《芬兰颂》的起句,著名的“苦难动机”。这个动机经过木管和弦乐器的大段呼应,旋即引入另一个号角主题,仍旧是铜管,乐曲的行进速度开始加快,情绪也随之紧张起来。当前后两个动机在中高音区交织,一个全新的“抗争动机”从低音区喷涌而出,前仆后继,坚定而有力。木管随后呈示的旋律高亢明亮,起伏有序,似在宣告必胜的信念。紧接着是不断的反复、升华,当盼望已久的辉煌“庆典”在神***奕奕的进行曲节奏中终于到来时,音乐被推向***,情绪空前高涨,庄严的颂歌和前面出现过的一系列强烈的号角动机彼此呼应,演绎着完美而又神圣的交响,并最终在铜管辉煌的凯旋声中结束全曲。

木管乐器进行曲,木管乐器的曲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交响诗《芬兰颂》写于1899年,系作曲家为声援被沙俄查封的芬兰报社所作,两易其稿,一度遭禁。长久以来,《芬兰颂》的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芬兰国歌,并成为芬兰民族的精神象征。当西贝柳斯以92岁高龄辞世而去,芬兰为他举行了国葬。在芬兰,西贝柳斯被奉为“国宝”。

芬兰颂的创作特征是由铜管群在低音区的怒吼开始,奠定全曲不屈、战斗的基调,有力地呈现出主题,粗旷、强烈而沉重,被称为“苦难的动机”,表达出一种受禁锢的人民所蕴藏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其旋律是被限定在一个相当窄的范围内,相同旋律的反复出现以及持续低音 的运用使得这首乐曲更加感人肺腑,深入人心,甚至能够打动全人类。&nbsp

木管乐器进行曲,木管乐器的曲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木管乐器进行曲,木管乐器的曲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