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弦乐器 > 正文

刘晓庆拉弦乐器

  1. 还记得儿时搬着小木板凳或坐在墙头上在村子里看露天电影吗,那些电影名称你还记得吗?

还记得儿时搬着小木板凳或坐在墙头上在村子里看露天电影吗,那些电影名称你还记得吗?

时候想看电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记得哥哥在部队大院住,每次大院放电影他都会骑车回家叫上我们然后准备好小板凳,座在部队大院里,光英雄儿女,我起码看了三遍,王成的英雄气概:向我开火,向我开火,太激励我们了。

记忆犹新,感觉几十年的光景就在一瞬间消失了,那时候常看的有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黄宏魏宗万的《巧奔妙逃》,还有周星驰的的片子《百变金刚》《大话西游》等等,还有一部叫《无敌鸳鸯腿》的,这都是那时候经常看的。

我们这里是河北南部,我们市和周边三省毗邻,加上我们省算是四省交界。九十年代的时候时常有在街里放电影的,放电影一般都是家里有结婚的或者去世的,结婚的在结婚当天放一天,去世的要连放五、六天呢,因为从死了算起七日后才出殡下葬。那时候***方式也少,有个电影就是很不错的,上面列的是我知道名字的还有凭记忆找的名字的,也有很多还没有找到的电影。小时候在东街看了一部电影,故事情节是一个晚上,有位书生在荒郊野外看到一户宅院,就顺着门缝往里偷看,后来进去了好像,有个拿鞭子在抽打一个树上捆着的人还是鬼来着记不大清了,现在都没有找到名字。

刘晓庆拉弦乐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时候晚上就搬着个小板凳去看了,夜里除了看电影忽然还能看到一颗坠落的流星,再也回不去了。

小时候,每年的夏天当地农村的晒谷场会一场老式胶片电影,在学校也会在夏天隔断时间放一部电影。老式胶片露地电影是很多农村70后、80后的回忆。虽然过去一二十年了,但还记忆犹新。小时候最喜欢看老胶片电影,虽然胶片电影会出现卡片,但还是急切地等待继续播放。露天电影一般看得最多的是学校,每年夏天五六月至少有2场露天电影。在学校的操场上,穿着短袖短裤看电影。正值盛夏,蚊子特别多,看场电影,被蚊子叮了一身都是红点点。那时候最喜欢看《少林寺》,还有“六指琴魔”。那时为了看电影,课后都不休息就为了能做完作业好好看电影。有些电影是看了很多遍,现在只记得看过5遍《少林寺》,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五刷”了,其他电影的名字都不记得了。夏天看电影能把蚊子喂饱,但还是阻挡看电影的热情。。现在成为了美好回忆!


太难忘了,我是和共和国同龄,什么都赶上了,咱们只说看电影这件事,当时一个县可能是有几个放映班子,一般都是两个人一个是放映员,另一个则是领导了,那时候还没有条件到各村去放映,只能集中到小学,学校里面,一般都是老乡的牛车给送过来,如果正赶上是上课的时间,这节课的秩序是肯定好不了啦,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的学生无不窃窃私语,看演电影的来了然后就纷纷猜测今晚上演什么片子,嗡嗡声一片,气的老师直喊,注意听讲,谁还有心思听讲啊,好容易熬到下课了,蜂湧而出第一件事就是问今天晚上演啥,那时演出的设备就是一个发电机,一个放映机两根竹竿一块幕布,一根大铁杵,重几十斤是为了埋竹竿用,拎起来朝地上捣,我们男生就爱干这事你争我夺,放映员乐的清闲只嘱咐,加小心别砸了脚,放学回家告诉庄里人,来演电影的了,当时十多村一个学校,看电影的人那叫个多呀,我记的刚开始的时候还卖票,有的时候演到中途发电机坏了那时候不知道叫发电机,叫电锅,完了看不了啦电锅坏了,那叫扫兴,都等着收拾电锅,实在修理不好,只好悻悻的回家那时人们都朴实,也不说什么明晚上再来,我们小时候有说书的,还有唱影的,说书的是两个人一个说的架个小鼓一只手拿个小鼓锤一只手夾两个铁片,且说且唱,还有一个瞎子拉弦,唱影的,就是现在所说的皮影戏可热闹了,有唱生的唱小的还有唱冉的,说起来是笑话,明知道影人是驴皮做的,怎么跺脚那么响于是钻到影台子下面仰脸从板缝朝上看,结果是人在里面连耍片子带跺脚,还把眼晴给瞇了,儿时的记忆是永远忘不掉了,谢谢。

刘晓庆拉弦乐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楼主的问题仿佛把我拉回了我的童年,印象最深的是一部释小龙和另外一个小孩演的《新少林五祖》,被无眉的那个演员吓到了。

还有《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儿童电影,其实记忆最深的不是情节,而是周围的环境和影片的氛围以及激动的小心情!明月夜,人头攒动,有的坐个小木凳,还有的扯把稻草席地而坐,一群人随着电影的情节不约而同地惊呼或低叹,不像现在的***这么安静。还有就是揣着一毛两毛钱买冰棍吃,买瓜子嗑,那心情就是一个爽字,开心到飞起。

所以,我的记忆应该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所以我们并不孤独~

刘晓庆拉弦乐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