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打击乐器 > 正文

圆球打击乐器,圆球打击乐器有哪些

  1. 什么乐器是用小木锤?
  2. 闹元宵的习俗在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

什么乐器是用小木锤?

扬琴是用小木锤敲打演奏的。

扬琴是属于东南亚的一种民族乐器,也被称之为是打琴、敲琴或者说是蝴蝶琴,蝙蝠琴等,总之以前的称呼是比较多的。不过现在几乎都是统一称作是扬琴。

这种扬琴是具有打击乐以及弦乐器不同的特色。其演奏的时候需要演奏者双手持琴竹左右交替击打,或者说是同时击打一个音,这样能够增强音量

圆球打击乐器,圆球打击乐器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扬琴的特色是余音比较悠长,一般在民族乐坛之中是需要在指挥前方第1排的,往往是奏和音或者是琵琶音,也可以作为单独的笛声伴奏乐器。

有扬琴和木琴

中国民族乐器的扬琴,是用两根竹子做的琴键击打。是用毛竹片,削得头上留下不到两寸长(整体侧面看像牙刷,留下的相当于牙刷头),其它剩下竹皮很有弹性是柄。演奏时手持竹皮柄,用“牙刷头”部分击打琴弦发出声音

圆球打击乐器,圆球打击乐器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就是木琴,是用两个竹棍柄、头上面是两个硬木圆球。演奏时手持竹棍柄,击打时圆球接触键盘发出声音。

元宵的习俗在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

南方,北方元宵的吃习俗。

  南方人的菜色,以精致细微见长,最大的特点就是选料讲究,烹调多样精细。南方的菜肴自然也打上这鲜明的地域烙印。就烹饪方法来讲,无论是炒、是焖、是蒸、是炖,还是炙、是熘、是烤、是拌,南方人都有一套精密细致的程序,追求的是个色,香 味 俱全,以求满足味蕾的各类微妙体验。

圆球打击乐器,圆球打击乐器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方人的菜色,则以色艳味重取胜,最大特点就是就地取材,讲究火候。北方人作菜的原料没有南方的种类丰富,也没有太多花样,但是显得大气、粗犷,可便是极其普通的东西,北方人的厨师也能做出与众不同的味道来。其实当今时代差异并不大,只要你有钱你在北方吃的菜,在南方一样能迟到,相反也是。

元宵的习俗不光是南北方的差异,就算是南方各地也不一样。主要是对来年美好的希望和祈福,吃喝主要是联络亲情,增进各种关系,所了解的有下列几种:

河北省: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河南省: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山东省:提孩儿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盛产丰收。日照市莒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葆青春年少。

  陕西省:,有送灯、送油这种习俗,称之“添油”。凤翔县在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

  江苏省: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跃,跳鬼舞。

  浙江省: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匍匐朝拜吴山,吃斋守戒诵经,海宁县元宵节菊花灯展为最出名。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又名灯节所以无论南方北方都有看灯的习俗。元宵节承载着大家对新年的希望,人们以各种习俗庆祝元宵佳节,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期昐与向往。

南方、北方这个概念本身就很笼统,那咱们就笼统的回答一下。在吃的方面呢,北方吃的是元宵(现在也吃汤圆)元宵是先制作好馅,切成小四方块,沾水放到有糯米面的笸箩里,笸箩来回筛动,使馅把面一层一层的沾上去,期间要适当喷水以增加沾和力。滚到比乒乓球略小就可以了。南方人在元宵节更愿意自己动手包汤圆,他们用热水和上糯米粉揉成面团,再把核桃、花生、芝麻、枣泥、豆沙搅拌成馅,然后揪成小面团包馅,双手揉搓,团成光溜溜的圆团。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都是水煮熟而食,元宵略粗有嚼劲,汤圆细而软滑,不过在汉语谐音中都图一个“团团圆圆”的意思

南方的庆祝活动大概有舞龙、划船、高跷等。北方则是秧歌、社火、信子等。近年来南北方各地都有各种大型的灯展,十五的夜晚,各地的群众畅游在灯海里,灯光璀璨,游人如织非常的热闹。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相传汉武帝时,宫女元宵因长期在宫中思念家乡父母姊妹不得见欲投井***,巧遇汉武帝宠臣东方朔,此人善良风趣,足智多谋。他设计让汉武帝下令,在正月十五晚上,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在宫灯上写“元宵”字样,让元宵姑娘做汤圆,万岁焚香上供,并传令家家做汤圆,而且城外百姓在正月十五晚上可以进城赏花灯,元宵的家人也来了,他们终于有机会团圆见一面。百姓闹了一夜花灯,京城“消灾”无事,皇帝十分高兴,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延展至今,传统的风俗“闹”法有赏月,观灯,猜灯谜,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舞龙,耍狮,打太平鼓,逛庙会,放烟花炮仗,吃元宵,吃汤圆等等。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区域,闹元宵习俗也有不同,大体以长江流域为界,传统吃法就有南汤圆,北元宵之说。南汤圆和北元宵外形相似,但在制作、原料、煮熟时间、口感及保存期上也有区别:1.元宵是滚成的。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在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萝内,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所以,元宵原料馅心硬,外皮是干糯米粉,个头大较重,容易吃饱,比较适合北方人,豪爽粗犷,饭量大。2.汤圆是包出来的。把糯米粉(或黄米粉)加水成团(跟包饺子和面一样),待“醒”透后,包出各种风味原料馅的汤圆,有黑芝麻,五仁,果味馅等。汤圆个头小馅小较软,口感好,比较适合南方人,平和内敛,饭量小。3.元宵因个大馅硬,烹煮时间较长些。4.两者保存期不同。汤圆冷冻时间远比元宵时间长。尽管南北方汤圆和元宵的风格不同,但其内涵寓意都很传统美好,人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吃元宵,大家吃下去的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都是寓意思念亲人,渴望年年团团圆圆,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