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打击乐器 > 正文

打击乐器木质类

  1. 像菜板一样的乐器?
  2. 苗族传统乐器?
  3. 鼓泥是什么?

像菜板一样乐器

木琴

声色清脆,从侧面去看,这个乐器更像是一个菜板。

木琴是一种打击乐器,是由一套长方形小木块组成。凭借木块的长短对这些木块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演奏时以两个木制的小槌在木块上敲击发出声音略似骨头、冰块等的打击声,音质冰凉,有冰冻质感。现代木琴的音域有三个半到四个八度,过去木琴的实际音高记谱法高八度,自圣——桑以后,为了便于记谱的统一,就改按实际音高记谱。

打击乐器木质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苗族传统乐器?

1、芦笙。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竽。芦笙作为一种乐器,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文山苗族芦笙分为轻音芦笙和重音芦笙两种,其调式为“561235”和“612356”,重音芦笙的曲调深沉而洪亮,轻音芦笙则轻盈而高亢。

2、芒筒。芒筒,是苗、侗、水、瑶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又称地筒、莽筒、芦笙筒。苗语称果董、董果木,意为筒筒芦笙。

3、夜箫。夜箫,苗语称“寥”,因多在夜间吹奏而得名,是苗族特有的单簧气鸣乐器。它用无节的细竹管制成,管长50厘米左右,外径约11毫米,内径7毫米左右,管的下端开有4个音孔,上端为吹口,竖吹。

打击乐器木质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箫笛。玉屏箫笛用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出产的竹子制成,遂因此而得名。玉屏箫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它是玉屏当地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

5、月琴。月琴,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汉族的竽。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乐器之一,

打击乐器木质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苗族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鼓泥是什么

鼓泥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品,多见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片、平安符、门神等物品中。其制作原料为木片或纸张,经过多次涂刷或糊贴,再通过切割、雕刻、绘画等工艺步骤,最终形成具有艺术价值和装饰功能的成品。鼓泥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运用到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吉祥图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风景和物象等元素,同时,也结合了民间故事、谚语和语言的表现手法,使其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鼓泥凭借着其独特的装饰效果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一种代表

鼓泥是一种由中国古代的木制打击乐器发展而来的打击乐器。它由一只圆形的单面鼓体和一对棍子组成,一般是由牛皮或羊皮制成的。在演奏时,鼓手需要用手或棍子敲打鼓面,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鼓泥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化,现在被广泛用于中国民间音乐和节日庆典等场合。鼓泥寓义丰富,被认为是象征吉祥的乐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鼓泥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手工艺品,主要出现在江南地区的春节和农历正月期间。它是用一种特殊的泥土制成,具有弹性和可塑性,使得制作成的各种形状的动物和人物具有类似于鼓的音效

鼓泥主要通过手工雕刻和涂漆等工艺制作而成,其中包括狮子、鱼、龙等各种形状的动物和人物。鼓泥除了在春节和农历正月期间作为节日装饰品之外,也常用于儿童玩具或收藏品。鼓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流传至今已经有千年之久,是中华民族非常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