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打击乐器 > 正文

考古打击乐器

  1. 陶鼓是什么?
  2. 古滇国文物解说?

陶鼓是什么

用陶泥烧制成的长鼓

泥制陶器,坡草烧窑。村民历来以烧制陶缸、罐、煲、炉以及小型泥塑等为生。陶鼓就是用陶泥烧制成的长鼓。鼓身腰部细小,两头为大小不同的间鼓口,蒙上羊皮后,用绳子把两头鼓面绷紧,可调节音色演奏时把鼓背挂胸前,右边用手掌拍击,左边手执小竹边敲打,打出不同的“叮” “碰”声,故当地也有人称陶鼓为“叮碰”。

陶鼓是一种传统民间乐器
它由陶土制成,通常为圆形或半球形,边缘稍微外翻。
其表面用指或器敲打时,能散发出低沉、浑厚、深远的声音,常用于民族音乐舞蹈戏曲演奏等场合。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陶鼓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传承。

考古打击乐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鼓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乐器之一。《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尧命质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来敲击古代的陶鼓多是以陶土烧制鼓框,再蒙以动物的皮膜做成,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大多只剩下陶土烧制的鼓身。

由于史前时期无文献明载,这种器物的用途只能通过出土地点和后世文献的追溯来合理推测,因而考古学家也有着不同的见解。一种说法认为,陶鼓是一种乐器,用来演奏。在山西陶寺遗址中出土巨型陶鼓,附近有着大量石磬。鉴于磬是一种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这表明鼓的功能应该与之相似——也是用于演奏的乐器。

即陶土作成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帝王世纪》)。

考古打击乐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陶鼓作为一种祭礼用具,在我国一些成书较早的古籍中有记载。《礼记》中说:“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用鼓声将人类的敬意传达于鬼神。

《周礼》中说:“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

《周礼·春官》记载:“凡国祈年于田祖,龡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

考古打击乐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籍所提到敬鬼神、求丰收等诸多的祭祀活动中,都活跃着鼓的身影,足以说明其在原始宗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陶鼓不仅仅是一种打击乐器,更是原始礼乐文化的载体之一。

古滇国文物解说?

古滇国是一个古代国家,位于今天的云南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9年至公元1253年。
古滇国的文物丰富多样,代表了该地区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滇国文物:
1. 滇池碗:这是一种古陶器,出土于滇池湖畔,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它们的特点是粗糙的制作和独特的图案,通常是雷纹、凤纹等。
2. 大观文武石刻: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的大观文武石刻,是一座有着240个浮雕的山石,描绘了古代军事和宗教主题的场景。这些浮雕刻满是细腻的手法和精湛的艺术表达
3. 孔雀山铜鼓:发现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孔雀山,这些铜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型铜质打击乐器,制作精美,铭文纹饰精细,反映了古滇国的宗教和社会文化。
4. 大萧石器:出土于滇西北的大萧河,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铁器之一,制作精良,显示了古滇国人民的高度冶铁技术与文化水平。
5. 红河文化陶俑:红河文化是古滇国的重要遗产之一,陶俑是红河文化的代表之一。这些陶俑形态各异,描绘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的考古学和艺术价值。
这些古滇国的文物见证了该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对研究古滇国的历史和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