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弦乐器 > 正文

班卓琴弦乐器有哪些

  1. 什么是班卓琴?
  2. 秦琴和阮有什么区别?

什么班卓琴?

你好!班卓琴,英文名为Banjo,中文翻译为【班卓】或是【边助】。 班卓琴是一种指板形状像吉他,琴身下半部分像铃鼓乐器。通常,班卓琴有四根琴弦或者五根琴弦,用手指或拨片指套演奏。 

最早的班卓琴起源于非洲,在奴隶买卖盛行的时代,黑奴把它引进新大陆。后来,班卓琴从南方的种植园渐渐传至美国北方各州,在拓殖者中流行起来。

 最早的班卓琴,制造简单圆形琴身用几块葫芦果壳并成,蒙上羊皮纸或兽皮。长长的琴颈上没有档子或指格,颈端较为宽阔,以容琴枕。琴弦捆绑于琴身下端,通过手指弹拨琴弦发出声响。 班卓琴是一种灵动并且自由的乐器,音色轻快灵活,常见于各类美式乐队演出,现场感染力极好。 从较早时期起,班卓琴上附加了一根拇指弦”,称为高音弦,用来弹奏,其余则用来提供简单的伴奏。 

班卓琴弦乐器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代的班卓琴经过了结构的改良,运用了更多新式材料,但是依然保持其简单的造型。形似铃鼓的琴身,背后通常空的,不过有些则附加上可拆下来的木制共鸣器。 当代的班卓琴与吉他一样都有品格。琴弦通常***用金属或是尼龙材质。金属弦线的班卓琴用拨子演奏,称为“拨子班卓琴",不过用手指拨奏的班卓琴一直较为流行。 

几乎所有远古社会的发声原理皆是利用扩张拉紧的兽皮附着在中空的琴箱上,通过的共振来创造音高的变化。班卓也是如此,它最初的形制也是由一个简单的圆形琴颈粘合在海龟的贝壳上,贝壳上附着有美国土拨鼠的毛皮和三根马尾毛材料的近200年来,班卓琴作为美国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卓琴(英语:banjo),又称斑鸠琴或五弦琴,是美国的非洲裔奴隶由几种非洲乐器发展而成,主流的班卓琴为5根弦(四长一短),另外还有用于弹奏爵士乐是4弦拨片班卓琴和用于弹奏爱尔兰音乐的四弦高音班卓琴。6弦的通常被称作班卓吉他,弹奏方法和吉他一样。

班卓琴弦乐器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班卓琴上部的形状像吉他,下部的形状像铃鼓,有四根弦或者五根弦,用手指或拨***奏。历史相传,班卓琴起源于西非,在17 世纪奴隶买卖盛行的时代,黑奴把它引进新大陆。后来,班卓琴从南方的种植园渐渐传至美国北方各州,在拓殖者中流行起来。

秦琴和阮有什么区别?

秦琴:由古时的“弦鼗”发展而来,结构和阮相似,共鸣箱小于阮和月琴,但琴杆较长,琴箱形状多种,敦煌莫高窟第220窟有一飞天合奏图,其中一飞天手抱花边阮,琴箱已与今日之秦琴相似,但琴杆较短。  秦琴包括琴身、琴杆、琴头、弦轴和琴弦等部分。  琴身即共鸣箱,由6块或8块硬质的弧形木板胶接成琴框,上下开有插琴杆的洞眼,琴框两面蒙以桐木薄板而成共鸣箱。琴箱呈梅花形、圆形、六角形或八角形。  琴杆窄而长,一般多用色木等硬杂木制作,上面嵌有音品。  琴头刻成梅花、如意、编幅、铲头形,上面有的还嵌以骨花。  弦轴使用琴杆木料或齿轮铜轴。  琴弦有两弦、三弦或四弦的几种,现多使用三弦秦琴,用丝弦或钢丝弦,演奏时使用拨***奏。  在广东,还有根据秦琴并结合西洋乐器班卓改革而成的皮鼓琴。它是在琴身面板的中央蒙蟒皮或牛、羊皮,皮面上用琴马架弦,使用钢丝弦。皮鼓琴因面板上有皮膜和使用钢丝弦,所以发音响亮,余音较长,很有特色。  秦琴以前只用于演奏广东音乐,现广泛用于地方戏剧伴奏、民族乐队。阮源于中亚,通过龟兹传入我国,在汉时称为秦琵琶,晋代阮咸擅弹此琴。  汉时,有众多的马上乐器传入我国,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出使乌孙国(今乌孜别克民族),乌孙王昆弥与汉通婚,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命懂得音乐的工匠参考琴、筝、筑、卧箜篌等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这种乐器便是阮,当时称“秦琵琶”。  现存的古代中亚豪来兹姆王国宫殿壁画上有阮咸,是公元4世纪的作品,说明阮咸源于中亚,通过龟兹传入我国中原。  东晋(317~420)“竹林七贤”中的阮咸是杰出的音乐家,最喜弹奏这种乐器,他当时弹奏的已是趋于定型的阮了。由于阮咸善弹和当时社会对竹林七贤的崇尚,这种乐器一时风行全国各地,成为独奏、合奏或为相和歌伴奏的主要乐器。后来因为社会***,阮曾一度失传。  北魏壁画中的阮 在甘肃麦积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画上,可以见到阮的造型与现在的形制相似。

班卓琴弦乐器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