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弦乐器 > 正文

川剧弦乐器演出***

  1. 四大声腔特征?
  2. 秦腔的演变过程?

四大声腔特征?

明代“四大声腔”。又称为南戏“四大声腔”,是指中国明代形成的四种传统戏曲声腔。分别为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浙江)、昆山腔(江苏)、弋阳腔(江西)的合称。四大声腔的特点是:

1、海盐腔:海盐是浙江的一个地方,处在杭州湾海口。南戏传到这里之后,在当地的艺人及文人再创造之下,产生了新的声腔,即海盐腔,海盐腔的特点是不用管弦乐,只用鼓、锣、板等打击器,海盐腔今已失传。

2、余姚腔:余姚在浙江东部,当地原有由山歌发展起来的土戏,南戏传入之后,吸收南戏的声腔及演出形式而开成新腔。余姚腔在明代末年也已衰落。

川剧弦乐器演出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弋阳腔:弋阳位于江西东部,这里原有的山歌,小曲很发达。南戏传到这里之后,结合当地的民间曲调而形成弋阳腔。弋阳腔的特点是有帮唱、唱腔鼓板击节,突出人声。弋阳腔的腔调可变化,易于吸取溶化其他曲调,因而传到各地之后,又吸收了当地的民间乐曲而形成新腔,成为一支在湖南、广东、四川等影响比较大的声腔。

4、昆山腔:昆山在江苏省,昆山腔是在南曲的基础上,吸收北杂剧法,形成

一种雅淡抒缓的唱腔,音乐管弦乐为主。昆腔比较文雅,很受士大夫层喜爱,昆曲至今尚在一些省份流传。

川剧弦乐器演出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大声腔”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人徐渭写的《南词叙录》,其中有这样的记载:“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称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惟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可见,四大声腔在明代时已经形成,并在江南地区广泛传唱

四大声腔指的是梆子腔、高腔、皮黄腔、昆腔。

梆子腔:梆子腔的代表戏剧主要有豫剧秦腔丝弦腔、晋剧、河北梆子等。

川剧弦乐器演出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高腔:高腔的代表戏剧主要有川剧、调腔、辰河戏、赣剧、湘剧等。

皮黄腔:皮黄腔的代表戏剧主要有汉剧。

昆腔:昆腔的代表戏剧就是昆剧,昆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之一。

秦腔的演变过程?

《秦腔》西北古老地方戏,起于西周源岐凤。西北五省广传唱,别称乱弹梆子腔。秦腔唱腔定唐朝,庆典关中方言为基础,泾渭流域为正音。形成于秦精于汉,昌明于唐整于元。成熟于明广于清,蔚为大观多演变。流派繁杂名角多,传统曲目上百年。

《秦腔》西北古老地方戏,起于西周源岐凤。西北五省广传唱,别称乱弹梆子腔。传统剧种扎沃土,非遗首批上名录。民间歌舞是起源,关中周代称为秦。秦腔唱腔定唐朝,庆典节日不能少。关中方言为基础,泾渭流域为正音。形成于秦精于汉,昌明于唐整于元。成流派繁杂名角多,角色13门28类,身段特技戏中见。

脸谱讲究有个性,题材广泛教育人。唱词结构齐言体,乐器上场分文武。三大脸谱在中国,京剧川剧和秦腔。

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故称秦腔。

秦腔的唱腔定型发展在唐朝,秦腔以关中方言语音为基础,特别是泾河、渭河流域诸县的语言发声为“正音”。

秦腔, 别称“梆子腔”,是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