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瑟,中国传统弹弦乐器,共有二十五根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瑟的起源十分悠久,传说在夏代已经存在,但是可信的史料记载是从周代开始的。不过,在古代的乐器分类中,瑟是被归为弹拨乐器类的,而不是吹奏乐器。吹奏乐器是用嘴吹演奏的,通常由带孔的管子组成,如笛、箫、笙等。因此,瑟不属于吹奏乐器。
所谓木管乐器,总的说来就是由特殊木材制作,配以金属按键的吹奏乐器。在一个乐团里,木管乐器包括了大管、单簧管、双簧管和长笛。而小提琴是由松木制作而成的,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发出的音乐声音,属于弦乐乐器。木管和小提琴都是交响乐团必不可少的乐器,都在乐团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笛单簧管小提琴中不属于木管乐器的是小提琴。长笛和单簧管都属于木管乐器,而小提琴是属于弦乐器,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产生振动,进而通过共鸣箱内的音柱将振动传导至背板,由这几部分产生的共振,发出和谐明亮琴音。小提琴在管弦乐队中是最重要的乐器,它的音乐表现力是最强的,所以乐曲的主要旋律都是由小提琴来担任演奏。
不属于乐器中文场的乐器是武场乐器。任何剧种的戏曲表演,都需要乐器伴奏,来配合演员的唱腔,表演,念白,动作等,以达到演出效果。
文场乐器是指弦乐器和管乐器,武场乐器是指打击乐器,包括:大鼓,小鼓,堂鼓,板鼓,板,梆子,大锣,小锣,大镲,铙钹,碰钟等。
壮族:田螺笛
壮族拟声田螺笛,在靖西等地历史悠久,只是多年来没引起人们注意。田螺笛的制法很简单。只要选择大个田螺,剪掉尾部尖端处为出音孔,去掉内肉,在离大口处约2厘米处开一笛孔贴上笛膜即可。吹奏时嘴贴笛口,模拟歌曲调子进行吹唱,声音经笛膜震荡,变成笛音由出音孔传出,音质既像男低音,又具有喉管乐器的声音。田螺笛可吹奏民间曲调和壮剧、巫伦等曲调,与壮族马骨胡、葫芦胡、葫芦琴搭配演奏音色更佳。
景颇族:吐良
吐良是景颇族民间的一种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景颇族人民中。竹制,管身长短及大小等形制不一。有用粗细相差不大、长度相等的两支竹管相接而成;也有用一支长竹,中间开一吹孔。管身无指孔,凭管筒泛音与管口两端的开闭而发出高低不同的音,音域可达两个八度。可以伴奏或独奏民间音乐。
演奏时,左手拇指置左管口,右手掌心置右管口,两手做各种闷、放组合,并配合以吹气的力度变化,可奏出两个八度以上的音。它多用于独奏或民间集体舞伴奏。乐曲如《丰收调》、《山鸟鸣》。多为景颇族使用。
[_a***_]:斯布斯额
斯布斯额,是哈萨克族边棱气鸣乐器。管身原用草原上或背阴山坳里生长的一种粗壮的芦苇制作,现多用杨木、松木或毡房的蓬杆制作。管身一般长50厘米、管径1.5厘米,管体中空,无簧哨装置。管身上开有三个或四个按音孔,管上端将外壁削薄作为吹口,管外捆扎羊肠或细绳,以防气候干燥管身开裂,起保护作用。
一、葫芦丝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常用于吹奏山歌、农曲等民间曲调。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其音色独特淳朴,外观朴实、精致,简单易学,受到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二、咚巴拉
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北亚和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以及中国新疆、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哈萨克族、鄂伦春族中尤其流行。
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三、马头琴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为怀念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dtkw.com/post/33362.html
上一篇
有什么弦乐器
下一篇
大连艺术学院键盘乐器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