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及宋代以前的填词作曲,和现在的流行歌曲创作差不多,一开始是先有曲调,再依照曲调填词,宋代时也有自度曲的,比如柳永、周邦彦和姜夔,他们既是词人,也是音乐家,所以可以先创作歌词,然后根据歌词的立意谱写新的曲调。
而宋代之后,填词基本都是依照固定的词牌格式,更多的关注立意和平仄押韵等格律,但词本身的音乐依然在,还是可以配乐演唱。
六甲番人不会谱曲,也只能依照词牌填词,以下的《永遇乐》是2017年中台风天鸽袭击珠海时所作,原词和曲调如下:
一、永遇乐词:
永遇乐·台风天鸽灾后重建(词作者:六甲番人)
一日惊魂,摧枯拉朽,狂暴如虎。
所向披靡,神嚎鬼哭,海浪惊***。
狼藉一片,疮痍触目,凋碧满城残树。
待风晴,茫然四顾,不知身归何处?
谢谢邀请。喜欢,但因才分所限难以为之,宁可写诗,不敢填词。词与音乐的关系要比诗密切得多,而且情感表达要比诗强烈和细腻的多。它填完之后是可以根据曲孑直接弹唱的。我看现在有些填词的作者根本没按词谱去填,用字不注意平仄,只是凑字凑句,一点情感也沒有,读起来味如嚼蜡。所以我感觉填词比写诗难多了,沒那本事,实在不敢乱填以欺瞞读者,
我有一个 天生的绝缘地带,那就是识谱认曲,这是我一生永远的尴尬永远的狼狈……
更为尴尬的是我居然特别喜爱听戏,但却不敢开口唱戏!
更为狼狈的是后来还喜欢上了写作歌词,但却害怕看到密密麻麻的曲谱——不论是那些简谱还是那五线谱,我通通地犯傻……
郭德纲说过一个段子:“我看着那些竹子,丝弦儿,铜管儿能在人们的手里,嘴里发出好听的声音来,哎呀简直太神奇了,真是高科技……”我知道他是在演戏,可是却实实在在说出了我的心里感受!
那些“1.2.3.4.5.6.7.”在数学作业本上我认得麻溜麻溜的,可是到了音乐世界我就得了健忘症,一个也念不准,什么调门,音节,休止符……更是叫花子见皇帝——入不了人家的门。
一个音乐老师为了教我可是下了苦功夫,因为她见我背会了《将进酒》《蜀道难》……就以为我一定能学会“1.2.3.4.5.6.7--”顺着念我也知道是“刀,ruai,咪,发,稍,拉,西……”可是一旦打乱我的认知度马上为零——刚才还又试了一下,还是蒙圈!!!!
唉,你问的这个问题我也真是醉了,提起来都是泪呀。
如果说歌词只是那一只没有长出翅膀的鸟儿,曲谱就是那可以凌风驾云的翅膀让她自由飞翔,流传四方……
这一生与曲谱无缘,也是我的终身遗憾吧……………
这个题目第一眼看起来好像问古代的诗词曲赋,但从配图可以知道应该说的是流行音乐的那种词曲。但对于我这个喜爱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只能按照文学历史方面去答了。当然,我也是个热爱音乐的潮流中年大叔,只是不会作曲罢了。
我喜欢文字之美,这就少不了诗词。单从词牌名上就喜欢的不得了。当然在拜读古代文人大家的名作之外,我也会根据词牌的格式韵律等等去填词。自己填词写诗也不算多,只是偶尔诗兴***的时候出口来那么几句。下面我就列举几个我认为还不错的吧。有一些我可能已经在我的头条上发布过了,这里搬运过来给没看过的朋友看一看。
【钗头凤】
喀城坡,人独过,阴风败柳舞婆娑。竹成个,今非昨,情路如我,羁绊坎坷。
啧,啧,啧!
爱难琢,凭谁说,愁诉满怀苦更多。情虽有,意在何,孤寂一雁,相思无托。
得,得,得!(辛卯年正月十三夜)
也就是因为特别喜欢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所以才按其形式填的词。我首先会去想好自己要表达的内容,然后去组织语言,最后针对每个字做微调。
【江城子—送***】
谢邀!🙏
▶️ 填词来源于写诗,高于写诗,因为更讲究音律,故填词是写诗的升华。《三上词话》是“词坛最为系统的词学理论,最为严格的填词实践,最为创新的词学成果。”(百度百科《三上词话》。)此集共分为四个部分,即卷上词论、卷中词谱(词例139调)、卷下词品(词史)和附件(《平水韵》《词韵叶法》等)。其作者是原声填词的倡导者和执行者。总之,其集是一部诗词教科书和工具书。
说起填词,涉及的学科领域颇为广泛,首先需要写诗的基础,还要懂得音韵学,而这个音韵至少涉及到中古时期至今;另外,还要懂得声乐,即使不会使用乐器,但对音乐的基本理论还要需掌握。因为这个涉及填词是否合律的大问题,比如一阕词,是否填得合律,与句式作法及字声(平仄)及押韵有直接的关系。比如乐谱之“丁”“抗”“掣”“拽”字,还有“大顿”“小顿”“大住”“小住”“打”“掯”字等,是工尺谱的节奏、音阶标号,各有各的用途和区别。这里只说明的是,既然宋词是音乐文化,那么配词的乐谱标号,与词句字声有关。
对于词谱与乐谱的关系问题,《三上词话》之“工尺谱与十二律吕”一节有详细的考证和推论,选姜夔《暗香》,将其俗谱翻译成现代乐谱,从中对乐谱中的节奏标号等对应字声平仄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清代制定的每一首词谱句式中字声可平可仄,是忽略了不同作者填写同一词牌字声略有不同的现象,不是某句某字可以可平可仄,而是同一词牌而注的宫调不同所致。
填词是一门学科,词学理论是基础,即填词常识,另外,填词作法也十分重要,比如某一词调之某一句,按乐谱是拗句,不能因谱中规定其中几个字可平可仄,把句子拉直了。如“平仄仄仄仄平”,如果规定1、3、5字可平可仄,可能造成把拗句拉直,其结果是对词句没有影响,但对应音乐,问题就大了,意味跑调了,对应填词叫失律。还有句式分配,一句当中,如有的领格,有的上二下三句式,有对仗,而且分鼎足对、扇面对等,甚至还有遥相对仗。这些问题不可忽视,因为往往在乐谱中反映过遍节奏的需要。
关于这些问题想说几句,现在有人利用自己的公众号撰文讲座或回答写诗填词的问题,列举了好多新观点,集中强调这个可以不拘,那个可以不拘,诸如写诗填词平仄可以不拘,押韵可以用新旧四声等,不知他们的结论从何而来?思来想去,大都是因注意了“词”,把它真正变成案头文学了。如果不注重其乐调,光想写词抒发感情,不妨写散词好了。如果自己想怎么做是自己的事,发表文章阐述自己不经研究或不甚了解的观点就不好了,这可是误人子弟的事!
填写词调,还有一个声情的问题,其涉及的内容颇多,杨守斋“作词五要”讲过了,诸如择律,正月律当用太簇,以南宫为徵,徵为火,寓意元宵灯火之事。古人用律 如此精致,今天最起码要看看词牌所注何宫调,尽力辨别一下平声字与入声字的声调读法,平声字轻扬,入声字或激越,或沉郁,尤其是入声,它是一个独立的调值。
仅仅知道平仄、押韵、句式等一般规则,非能就可以大显身手,还有宫调与词调、词调的体式,以及词的创作手法、词的用典、词的修辞等问题,都是必须熟练掌握的。掌握了填词的基础知识,才可能填出词或好词。另外,了解和掌握词史,对于填词也是有所帮助,更多的从中对词的产生、发展、衍变过程所做的介绍,以及对历代词人的词风所进行新的概括,还有相应的归纳和评价等,对自己填词的风格形成,都有启示作用。
最后一点建议,比如说,《三上词话》作者用“三上”时间20年所著,字数近70万,光靠一篇短文,只能介绍个大概轮廓,如果真的想学填词,就得系列的去学,去研究,不可蜻蜓点水。最后说明一点,严格的填词,再谱成曲子,唱起来还是挺好听的。由《三上词话》作者填写的《永遇乐.校园卫士之歌》,亦名《校园卫士之歌》(百度搜索即可),孔繁昕谱曲,赵君生演唱,在网络上大家给予了好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dtkw.com/post/33427.html
上一篇
弦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下一篇
键盘乐器演示图怎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