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打击乐器 > 正文

河南打击乐器梆子图片

  1. 戏台上敲锣打鼓的叫什么?
  2. 编钟一套多少个?
  3. 滩舞是一种什么舞蹈?

戏台上敲锣打鼓的叫什么

锣鼓中国民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是戏剧节奏的支柱。中国戏曲中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性,而锣鼓是一种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乐器,有了锣鼓的伴奏配合,能增强戏曲演唱、表演的节奏感动作的准确性,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

河南豫剧为例:

1.伴奏乐队
(1)武场一般是由鼓板(班鼓、手板)、大锣、铙钹(即手钹)、二锣、梆子、小钹(即铜板)、风锣、大阴鼓、木鱼碰铃打击乐器组成。
(2)文场,乐器有三弦皮嗡、月琴板胡(即瓢)、二胡琵琶横笛唢呐、笙、大小提琴铜管木管等。
2、开场锣鼓
(1)武场开台锣鼓点,主要曲牌“混加官”、“毛边”、“鲍老催”等等

河南打击乐器梆子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编钟一套多少个?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原理介绍

河南打击乐器梆子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1***8年,湖北随州一座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曾侯乙墓编钟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钟共65件组成。这些钟分3层8组挂在钟架上,直挂在上层的3组叫钮钟,斜悬在中下层的5组叫甬钟,其中最小的一个钮钟高20.4厘米、质量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调作用,最大的一个低音甬钟高达153.4厘米、质量为203.6千克,全套编钟总质量在2500千克以上。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中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1957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编钟13枚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

河南打击乐器梆子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滩舞是一种什么舞蹈?

  是傩舞,而不是滩舞。  是古代的一种祭祀舞蹈,驱鬼除秽的。也有好多带着面具跳的。  傩舞是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民间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现存傩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贵州、广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称谓。傩舞历史悠久,成型于周代的宫廷“大傩”之礼,在《周礼》中有明文记载。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傩舞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样式,且在傩仪中占有不同的比重。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表演傩仪傩舞的组织称为“傩班”,成员一般有八至十余人,常有严格的班规。傩舞常在傩仪仪式过程中的***部分和节目表演阶段出现,各地的傩舞节目丰富,兼具祭祀和***的双重功效。  2006年5月20日,傩舞经***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