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舞台道具
砌末是大小道具与一些简单装置的统称,是戏曲解决表演于实物矛盾的特殊产物。
舞台道具还有武器又称刀枪把子等。
京剧常用的道具有京胡、月琴、铙、大锣、钹等。
1、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时末期,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2、月琴,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音箱是圆的,脖子是短的。全长62,扬声器直径36.3cm。琴颈和音箱框架***用红木和紫檀木制作,框架***用六块相同规格的木板。
面板和背板是用桐木做的。盒子里有两个声束和两个声柱。四轴,四弦,两弦为谐音,五度弦。脖子和面板上有八九个等级。
3、铙又称钲,执钟,是中国古代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其是铜制圆形的乐器,常和钹配合演奏。
三句半是曲艺曲种,以一组表演词仅三句和一个短语而得名。表演者为四人,前三人每人说或唱一句,第四人则念诵归纳前三句内容的词或短语,反复循环至结束。
课堂上,老师准备了道具和打击乐器。利用情景创编,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眼前的美景。从最初不愿展示到现在的自我表现,是非常大的跨越。
学生变得充满信心,大胆展示自己,小学音乐综合实践课,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武英歌和文英歌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
表演风格:武英歌的表演风格以武打为主,表现英雄豪杰的英勇无畏,动作刚劲有力,气势磅礴。相比之下,文英歌则更注重舞蹈的韵律和内涵,通过优美的舞姿和动作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表演形式:武英歌通常以群舞的形式表演,演员们手持器械,模拟战斗场面,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文英歌则更注重舞蹈的队形变化和节奏感,通过丰富的舞蹈动作和表情来传达故事情节。
音乐伴奏:武英歌的音乐伴奏以打击乐为主,节奏明快有力,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而文英歌的音乐则更注重旋律的优美和情感的表达,通过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服饰道具:武英歌的演员通常穿着战斗服装,手持器械,展现出英勇的形象。而文英歌的演员则穿着华丽的戏服,手持扇子、手帕等道具,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总之,武英歌和文英歌在表演风格、表演形式、音乐伴奏和服饰道具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武英歌以武打为主,展现出英勇无畏的气势,而文英歌则更注重舞蹈的韵律和内涵,通过优美的舞姿和动作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1、探索空间 可以用在跟学生介绍打击乐器的时候。准备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装了打击乐器,请学生伸手去摸,感觉其形状, 并把它画出来,猜是用什么做的。可以引导学生给乐器起名,再深入解释它的名字,探索它怎样敲最好听。最后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2、抛绣球 可以用在跟学生讲音乐知识的时候,比如唱五线谱,认识音乐中各种记号等比较枯燥的课。找学生回答问题的时事先准备好一些小纸条,上面写着题目,绣球抛到谁谁来回答。 3、击鼓传乐器或者放音乐传乐器 用在创编节奏课,乐器传到谁,谁就用该乐器编节奏。 4、随音乐律动进出教室 5、模仿游戏 动物课上,可以用动作模仿动物的特征,让其它同学来猜。 6、扮演角色,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码头工人之歌》,先让学生直观感受所描述的时代背景及内容,放课件展示。 7、分组理解作品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理解,用自己熟悉的乐器演奏自己喜欢的乐段。有钢琴组、口风琴组、打击乐组、舞蹈组等。 8、朗读诗歌 古诗词教学中,或者旧年代的作品介绍可以通过朗读先理解作品。其次,朗读对节奏的掌握很有帮助。 9、传递包裹 边放该堂课要学习的歌曲做背景,歌曲结束时包裹传在谁手上就让他摸,猜,包裹里装了该节课要用到的打击乐器和道具。 10、用画画的方法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11、为音乐创编节奏谱 12、节奏训练时,用跑与走、快跑与慢走等语言帮助学生掌握个音符的节拍长短。也可以用房子格子的形式,每个格子代表一个四分音符。 13、讲故事导入法和猜谜语导入法 14、摸耳朵比赛,训练学生反应能力。 老师说“左耳朵”,学生就用右手摸左耳朵,老师说“右耳朵”,学生用左手摸右耳朵。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dtkw.com/post/36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