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铜管乐器 > 正文

铜管乐器心理学,铜管乐器的灵魂

  1. 想让孩子学个自己的兴趣爱好,怎么激发他自愿学习呢?
  2. 如果让你给妈妈们推荐几本最喜欢的书,你会推荐哪些?

想让孩子学个自己兴趣爱好,怎么激发他自愿学习呢?

用行动引起他的兴致,然后让他超赶你,并体会此中的快乐。

例如,我最近培养孩子玩数独,一年级女娃。

她学习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就在一旁玩数独,她会好奇,完成作业就会过来“窥视”;

铜管乐器心理学,铜管乐器的灵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接着,她会有无数个为什么,一一解答,并用低难度的来让她也尝试一番,很快引起她的兴致;

随即二人比赛,让她尝试赢我,但重点不在输赢,而是让她体会到这个过程的快乐--我们可以说是在不断打趣中度过那段比赛时光的。

接下来几天,她都会过来要求我和她玩数独,坚持之。

铜管乐器心理学,铜管乐器的灵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7天后,习惯初见,她自己无聊时会拿来玩(书,不是手机游戏里面的数独),偶尔不解的会来问,及时回答即可。

一个月,小成,数独成为每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期间让她教班上小朋友玩,寻找玩伴。

所谓自愿,最大的动力是乐趣,所谓乐趣,是发现其中的快乐。

铜管乐器心理学,铜管乐器的灵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10年左右,参加了一个陈丹青的讲座,当时有位小学美术老师向他提问:“您对素质教育怎么看?”陈丹青回答说现在很多孩子被素质教育教坏了。“如果到了四五年级,孩子喜欢了什么,你打他骂他,他还想学,那么就好好投入。”他是这样说的。

当然,孩子教育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孩子是自小开始父母为他选择的兴趣,经过了枯燥期,他有了成就感,最后真正成为了他的兴趣和一技之长。

也有的孩子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学那个,就像猴子捡西瓜,东一榔头西一棒,最后什么也拿不出手。

作为父母,首先要观察,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天然的领悟力。如果发现孩子有艺术方面的,比如绘画的喜好,那么在他幼小的时候陪伴孩子多去博物馆参观,先培养他的审美意识,技巧是可以学的,审美却是要领悟的。

如果开始学习,父母也要辛苦些,陪伴孩子一同学习,你的努力不会白费,三五年的坚持也许让孩子受益终生。

任何枯燥的学习都会让原本有兴趣的活变得没有吸引力,家长一定要鼓励,不是压迫,调动起他的积极性,成就感,给他录每日视频,可以发布出来让亲朋好友点赞,孩子喜欢得到表扬。

以上是我的观点。

首先你得去发现他对什么有兴趣,哪怕是一点点兴趣。现在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总是强迫或半强迫式的让孩子学这学那,还美其名曰是为孩子好,最后只不过是变成了家长的负担和孩子的压力,让很多孩子没有了自己的想法,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有兴趣,只会被动的接受,这样下去,孩子就是学了,也不会学的很好,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某一个阶段放弃。既然想让孩子学,就让孩子学一个终身不放弃的特长,不说将来能带给他什么利益,直说能陶冶他的情操,那也是很好的,因此,兴趣就显得很重要,你得去发现他的兴趣,然后支持他,帮助他巩固兴趣,让兴趣持久下去,那么他一定会不断的去学习。

再者,你得发现他的天赋,兴趣是可以有很多种的,他可能今天对这个有兴趣,明天又对那个有兴趣,但是没有天赋的支持,学起来处处时时受打击受挫折,再大的兴趣也会被消磨光,相反如果有天赋的支持,时时学的比别人好,处处学的比别人快,自然也就会让他更有兴趣。

总之,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和天赋所在,当这两者指向同一个的时候,请不要吝啬你的支持和鼓励。

兴趣爱好的确定,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因为,孩子喜欢上一样东西,是因为能够从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和快乐,只有满足这些,他才能够持之以恒的去喜欢它,所以说,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些接触新事物的机会,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慢慢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完成,毕竟,有个拿手的绝活是真的很重要,因为,孩子们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木棉观点】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就非常好办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将这个兴趣爱好强化,使孩子自愿学呢?是需要有一定的方法。

当孩子提出来要学某一样兴趣时,不要着急,马上去让他去学习,可以延迟满足,先观察一段时间,全面的激发出孩子对这个兴趣爱好的***,然后带他去接触相应***的成就。

比如孩子喜欢画画,要求你给他报绘画班,你不要着急去答应他,马上给他学习绘画。

你可以让他自己先画,看看他是否真的喜欢绘画?还是一时兴起,看到同学也在学习,所以要求学习?

并且在平时或者周末带着他去美术博物馆,当地美院等等各种可以接触美术作品的地方,让他去看一看美术***的作品,充分激起他想要学习的欲望

当他真的对绘画充满了兴趣,并且急切地想要去学习的时候,坐下来跟他谈一谈。

可以跟他讲讲绘画***们的故事,用故事来进行探讨,让他了解每一个兴趣爱好,都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达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可以给他举一些绘画中困难的例子,让明白学习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并且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

如果这样,孩子还是要求要学习,那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给孩子报班了。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挫折,随着时间的增加,绘画技巧的增多,以及各种各样不可预知的困难,孩子肯定会有懈怠沮丧的时候,并且也会提出不想再画,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的家长帮助他们坚持下去。

如果让你给妈妈们推荐几本最喜欢的书,你会推荐哪些?

我来推荐我和孩子都很喜欢的绘本吧。

《生气王子》,台湾绘本作家赖马先生的作品。因为赖马先生是一个全职爸爸,照顾了三个小孩长大,所以他把生活中和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都画到了自己的作品里。

这本绘本讲得是孩子的情绪控制,但讲得特别的生活化和接地气。我们可以在书里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父亲情绪控制对孩子的影响。

最后的那首《不生气魔法歌》很棒,可以和孩子一起唱一唱。

第一眼看到这个绘本的时候,我本能是拒绝的。画风一点也不可爱,甚至还有一点点乱糟糟的感觉。我想当然得觉得,女儿应该不会喜欢这种。

但后来,一个朋友又向我推荐,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读给孩子听,没想到,她非常非常喜欢。读完两遍之后,里面的咒语部分已经完全不要我念,必须是她念了。

这套书有十多本,每本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现在女儿每天睡觉之前都要看,最少讲3遍。

天地苍茫,人如蝼蚁,命如草芥。

为人父母,不仅是要承担一个生命的重量,更是要为一个生命的深度负责。

虽然我们接受了养育一个生命的使命,但是我们自己是否具备塑造一个生命的自我力量?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黑洞,不为人知无法见光,长满苔藓无法碰触。

它来自原生家庭,自己不断的挣扎远离却又在无知无觉之中***执行。

给为人父母的同行推荐两本育儿书籍,希望大家在这条育儿之路上相伴相行一路共勉。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读完令人心生“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之感。

杜朵《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

塔莎奶奶,一位在20世纪后期过着19世纪30年代生活的老人,她用作画的版税买下位于美国佛蒙特山丘的农庄。在那里,塔莎奶奶住木屋、种植花草、制作手工、绘画、与小动物们作伴,享受一耕一锄劳作的甜蜜,品味一点一滴生活的美妙。这种复古的过生活,不仅是服饰、家居环境和生活方式上,更在那悠闲而勤劳的心境上的。书中讲的事情日常又浪漫,句意好懂,意境却又很深邃。

哈罗德·布鲁姆在他的《西方正典》里写道“深入研读经典不会使人变好或变坏,也不会使公民变得更有用或更有害。心灵的自我对话本质上不是一种社会现实。西方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一个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

对我来说,阅读除了正统意义上的西方经典,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出来的中国文学经典、唯美幽玄且细腻的日本文学、华丽而神奇的拉美文学等都是人类的瑰宝,而阅读这些伟大文字的过程正是一个人和自己的孤独对视,和自己的内心对话的其妙经历。

当了妈妈后更加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也想通过我对阅读的爱好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她的童年不仅有欢声笑语环绕,也有书籍的陪伴。

我来推荐几本我自己喜欢的书给妈妈们吧,仅代表我个人的喜好。

1、《红楼梦》——这部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的巅峰之作除了文字结构的优美外,还以将“真事隐去,***语村言”这种特殊的创作手法令后世阅读者眼界大开,揣说久而遂多 。而各种解读《红楼梦》的书籍更是给这部奇书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