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铜管乐器 > 正文

安康铜管乐器行情

  1. 京剧是否在衰落?

京剧是否衰落


京剧确实在衰落。

纪录片《京剧·八达仓》中,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说国内没有任何一个京剧剧团(包括国家京剧院)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包括京剧的观众朋友越来越老化、戏曲演员青黄不接等,这些都预示着曾经风光无限的京剧真的衰落了。

安康铜管乐器行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京剧衰落只是我国戏曲行业衰落的一个缩影。在当代,整个戏曲界都是处于衰落状态,甚至有些地方剧种已经失传。

在戏曲界整体衰落的背景下,京剧衰落是必然的。

那么,作为流传了两百年,曾经也名噪一时的京剧,为什么会衰落呢?我想原因无非有如下几点:

安康铜管乐器行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没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改良创新

京剧其实自打出世以来,也一直在进行着创新的,尤其是现代京剧,也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但是,我们现代是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却没有对应的剧本出来,最近的现代京剧剧本也只是闹革命的时代。想要推陈出新,就应该***取当下的剧本。

二:受到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等冲击

安康铜管乐器行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得不说,京剧或者说是所有的戏曲,受到这三者的冲击真的是特别大。原先市场上只有戏曲,人们的***方式也只能是戏曲,所以不管喜不喜欢看戏,不得不接受这一艺术形态。而今市场上出现竞争者了,而且相对于戏曲更为的便捷,更受欢迎,所以导致戏曲越来越不受待见。

年龄,没有赶上杨小楼余叔岩;论时代,没有赶上富连成。但是1950年代,梅尚荀程和马谭杨奚都还在舞台上(程早逝、尚去西安、奚南下石市)。李少春袁世海的野猪林,裘先生正当顶峰;四小名旦除李世芳罹难,张派新戏叠出,宋德珠毛世来各自为战。叶盛兰杜近芳的“柳荫记”,“奇双会”。50年代后期京剧后续有人,一出“杨门女将”流派纷呈。以国庆十周年的梅“穆桂英挂帅”,大合作的“赤壁之战”,“西厢记”……等剧目的出演更是***迭起美不胜收。京剧推陈出新,表现其徽班进京后延续不断的生命力。 京剧,话剧和其他地方戏曲一样是舞台艺术。舞台是根,舞台是基。舞台是演员和观众交流的唯一场所。为什么说“京剧在衰落”?艺术手段多元化,1950年代没有电视,看场电影也是偶然为之。京剧演员名家不登台全团的演员文武场服装和前后台管事就揭不开锅。名角多拿“份儿”钱,因为他(他们就是挣钱的财路。每年几百场不足为奇,周日还要加个日场演出。您见过一出戏先后5个穆桂英吗?您见过一段唱一人来一句吗?二百年前徽班进京也不会这么唱吧? 拿话剧为例,人家人艺既有“雷雨”“日出”“茶馆”,又有“龙须沟”“小井胡同”和“狗儿爷涅槃”。“茶馆”演了60年,演出到国外,如今演出还是一票难求。京剧不应该整天“四郎探”“武家坡”,再好的玩意儿也有“视觉疲劳”。京剧也出新了不少好戏,“杨门女将”常演不衰;张学津的“画龙点睛”,等等。近年来排了一出新的“赤壁”,大制作大手笔,一线名家,国家大剧院演出没几场无声无息了。请问服装道具至今成了展品,为为啥不演出了,谁知道?上海天津也各自有名角和拿手好戏,也是难得一见。听说最近北京京剧院排了“大宅门”,但愿不是昙花一现。 先别忙着“著名表演艺术家”,忙着多在舞台演出,多在观众面前露露脸,献出名角的绝技,把喜爱京剧的人们吸引到剧院是京剧从业者的真功力,更是身为名角的责任和追求。

确实在衰落,现在文化***形式多元化,传媒电视的发展。过去的演员水平,剧目的创作编导,观众水平,现在都无法比。过去北京有人民剧场,长安大戏院,吉祥戏院,中和戏院,广和剧场,北京工人俱乐部,圆恩寺影剧院,西城工人俱乐部,养马营,戏校排演场……天桥……。现在呢?

京剧必须与时俱进,不能总老一套的才子佳人,否则,就没了人脉和市场。六十年代的八个样板戏就为京剧的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子。随着老一代人的渐渐离去,如何面对新一代观众,确实是京剧人应该深思的问题

京剧还好,地方戏就更不行了,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戏曲本来应该是商业行为,但被政治操控后,也基本脱离了市场和人民,排演的各种新戏恐怕很多也是领导政绩。郭德纲的崛起,白先勇牡丹亭的火爆都说明,曲艺戏曲还是有很大市场空间的。我真不明白一群转业军官当剧团领导能弄出什么好东西来